这里头有一大堆的技术问题呢。
比如说对枪管的材料要求非常高,这样才能够确保膛线经过高强度的射击之后依旧还存在,而不是膛线被磨光了。
随便打点子弹膛线就被磨光的步枪还不如滑膛枪呢。
因此枪管内膛线的强度必须保障,而这涉及到了难度最大的材料领域……
然后还要对刻上膛线的枪管进行保护,至少不能生锈啊……滑膛枪对生锈没啥所谓,日常保养好,偶尔有点生锈其实也很容易处理。
但是线膛枪管可就不好处理了。
这同样是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难关。
最后如何让子弹契合膛线,让子弹出膛的时候进行高速旋转,这也是个麻烦事……之前尝试过直接装填子弹,但是基本没用。
如今有不少设计师们想要制造特制子弹,也就是让子弹本身携带一定的凸凹,以契合同样专门制造的膛线,然而这样的话,装填就非常的困难,好几分钟也装填不进去。
而且子弹以及枪膛的加工成本也非常高,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
这个加工成本高,想让特制子弹和膛线匹配,这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的,如今大楚帝国也不是说不能加工,但问题是这种加工精度对于大楚帝国而言,那都是属于顶级的加工精度……成本高啊。
所以,特制子弹以及特殊膛线的技术路线并不可行,只生产了少量枪械作为收藏品外,根本就没有实际装备过。
以上,说的还只是前装线膛枪的一系列技术难关,火炮还没说呢。
简而言之,以目前大楚帝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想要搞出来线膛武器难度非常大,设计出来也造不出来,勉强造出来那也是天价,根本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这种情况被反馈到了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这边后,罗志学也是稍微提醒了他们,什么乱七八糟的设计就别搞了,费时费力,直接搞标准线膛枪管,至于如何让枪管和子弹契合,并且还不漏气,直接在子弹地步打个小洞,在往这个小洞里塞一个木塞,这样射击的时候,地步的木塞受到高压膛压后,就会把铅弹挤大,进而密封不漏气的同时也能够契合膛线。
罗志学说的这种设计方案,其实就是后世诸多穿越里经常用的米尼步枪,本来罗志学以为有了在个方案很快就能够搞出来米尼步枪呢。
没想到手底下的一群技术专家们仔细看过后,都沉默了。
再一问,技术专家们表示陛下提出来的方案自然是好方案,非常非常的好,让臣等大为震惊……
但是……
我们造不出来啊!
这玩意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太高了,子弹和枪管之间的间隙必须精准的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
而这种间隙其实和大小也没啥实际关系,间隙大一点,小一点无非就是影响初速。精度这些而已,间隙大的话导致的性能差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真正的问题所在是,间隙再大那得有个限度啊,不然子弹就卡不住膛线了。
要想保障这个最低限度,你就得确保每一支枪,每一发子弹都处于如此严格的标准尺寸下,这样到了战场上,子弹才能够通用的。
历史上英国的p53米尼步枪,游隙为零点零一英寸,而冲压制造的子弹,误差为零点零零一英寸。
如此才能够让子弹通用,并具备大规模装备的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就只能为每一支步枪单独制造一批专属子弹了。
那简直是灾难。
大楚帝国的各大武器厂商为什么研究了好几年,依旧搞不出来线膛武器啊……其实就是受限于这个问题,至于设计……说实话,技术人员又不傻,早就设计过多种类似的设计方案了。
因为知道了线膛武器的原理后,有着系统的研发体系,那么就会有众多技术人员一天到晚琢磨各种设计方案,这么多设计人员,如此多的设计方案里,总能出现击中靠谱的设计方案的。
然而还是那句话……你能设计出来,也可以在实验室里打造那么一支两支样枪,并且测试表现会非常好!
但是你就是没办法进行大规模量产……因为大规模加工之后,难以控制这么小的误差。
这才是困扰大楚帝国国防工业界的难题。
米尼步枪和滑膛步枪不一样,这玩意想要大规模生产的话,对基础工业的要求太高的。
你得确保制造十万支甚至一百万支的步枪,让他们都处于零点零一英寸的游隙范围内,你得让生产出来的数千万发甚至更多的子弹,其误差都处于零点零零一英寸之内。
这就很不好搞了。
顺带一提,当工业技术水平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其实也不需要搞什么米尼步枪了,完全可以直接上马早期型号的一些后装线膛步枪……
这两者的技术难度基本处于同一个等级,甚至部分早期采用纸壳弹的后装线膛步枪的技术水准,还没p53要求高呢,比如德国人的德来赛步枪,这玩意在1841年就定型了,光说加工精度这些还不如英国老的米尼步枪p53呢。
而大楚帝国里目前正在量产的二十一年式系列击发步枪,则是远达不到这个加工精度……至于你说为什么现在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也能用的好好的……那是因为人家对精度要求没这么高啊!
大楚帝国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步枪,其枪管的加工精度其实不高,游隙大概只有零点零五英寸左右,当然了,子弹的尺寸其实也不是很标准,误差极大……在前线的士兵们自己就能用模具制造铅弹。
从本质上来说,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步枪和十几年前的十三年式燧发枪的枪管以及子弹也没啥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火帽击发步枪的生产成本,得以大规模生产并装备的缘故,也是能够对老旧的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进行改装的缘故。
因为两者就只有击发机构不一样,其他的没啥太大的区别,技术非常成熟,成本也非常低廉。
但是你要现在搞线膛步枪的话,不管是不是米尼步枪,那么对枪管材料,加工精度的要求立马就会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目前大楚帝国还无法实现的程度。
当罗志学了解到这些技术难题后,也没有太大的失望,反正现在的火帽击发步枪已经领先了周边敌人以及欧洲那些同行们至少两代一样,这米尼步枪一时半会搞不出来也没事。
既然基础技术还不过关,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和装备,那么就慢慢等着呗,等到加工水平达到要求后再大规模量产并装备。
不过在这之前,倒是可以小规模生产一些作为收藏打猎,以及作为特种作战使用。
有了这个想法后,罗志学就吩咐了下去,让隔壁的当涂兵工厂搞一批米尼步枪出来先试一试。
大规模量产不可行,但是可以小规模实验室生产嘛,成本贵就贵,罗志学又不差这点钱,哪怕数百楚元一支也无所谓,反正也不用多,搞个几百支就行了。
回头罗志学自己拿走几支收藏,后续打猎也用得着,剩下的几百支可以装备近卫军的特种部队,先行摸索试验前装线膛步枪的各种训练方式以及战术应用,为未来大规模列装线膛步枪做准备。
甭管线膛步枪什么时候才能大规模装备,总之试验部队先搞起来!
这也不是罗志学第一次搞这种实验性质的小规模部队了,实际上类似的事情他干过很多次了。
比如去年的时候,他就下令在近卫军里成立了一支热气球飞行队,本来罗志学想要搞飞艇的,奈何飞艇搞不出来,只能先用热气球凑合了。
该队装备了一些热气球,以求执行侦查、轰炸任务……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别说战时执行任务了,有时候他们自己平时进行训练飞行,本打算沿着固定航线飞行的,但是飞着飞着就偏离目的地十万八千里了。
哪怕他们给热气球安装人力螺旋桨……以求获得水平前进能力,但依旧被风一吹就飘走了。
这支热气球飞行队,目前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节假日的时候给民众表演热气球飞行表演……
嗯,只能是在无风的天气下,因为稍微风一大,他们就会被风吹走……就那点人力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动力,也就比没有强那么一点点!
不过热气球飞行队虽然很不堪,但总归是个新鲜玩意,每次表演飞行的时候,都能吸引不少民众观看呢。
真说起来,大楚帝国虽然还没有空军,但是空军表演飞行队已经先行设立起来了,并且获得了不少民众的喜爱,在一些节假日,天气无风的时候,不少人都很乐意去看热气球飞行队的表演的。
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
。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