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可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末试锋>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明科道言官的弊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明科道言官的弊端(2 / 2)

皇上发话了,两人行礼后,各自回班。


看到如此乱的场面,崇祯皇帝犹豫着还要不要召见建虏一方的白喇嘛。


原本他是定的是让内阁、军机处、六部九卿,外加科道言官、顺天府府尹等文官,以及武勋京营高阶将领参加这次的特殊廷会参加。


可是,现在只是让一个有忠义的张春在众臣面前亮相,说了几句纳款议和之事,朝堂上就混乱如此。如此,怎能还能让建虏一方的白喇嘛在众人面前出现?


至于与建虏拿款和谈,这个问题,他心中早有考虑。


大明的边军京营以及勤王援兵等大量的朝廷精锐的官兵,被建虏击杀俘虏,严重的削弱了大明的实力,没有精锐之兵剿贼。这样下去,流贼势必日久裹挟百姓做大,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中原腹心靡乱不能停止,牵扯朝廷大量的精力和钱粮兵力,还会使得军饷大增、百姓避战逃去,大量土地撂荒,田赋急剧减少,朝廷财政日益困难,更加无法集中朝廷物力一心对待建虏辽东战事。


内外交困,兵源不足、钱粮不敷,如此下去,已经形成了内外交困的死局。


不破此困局,日久下去。大明前途难测,江山亦危。


大明想破此局,惟有内外一事妥协,而专对一局。


流贼势大,流窜不定,分成上百股,根本无法短时间剿灭和招抚。


那么选择只有一项,纳款建虏,换的一时边关平静,集中钱粮兵力专门对付国内流贼,一举解决腹心之患,使得天下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下去,休养生息数年,恢复民生后,整军备战,择一良将,领带甲精兵十万,一举恢复辽东,以洗血恨,使得四边安平。


如今难得有周大虎这员武将支持纳款和议,几位阁臣军机大臣也保持缄默,没有反对。


这是一个绝好的提起纳款和议的机会。


他不想错失如此良机。


转念之间,崇祯皇帝脑中想了很多。


同时他也有了新的决定。


会见白喇嘛之事,定于六部九卿和内阁、军机大臣参与。其余者,不需参与。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身旁侍立的王承恩,对方立即读懂了崇祯皇帝的心意。


王承恩上前数步,来到丹墀边上,摆了一下拂尘,宣声道,“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内阁、军机大臣、六部九卿、原监军兵备道张春留殿,其余人等散朝。”


六部九卿,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合称九卿。


圣旨一下,科道掌科掌印等一干言官,心中一凝,他们为官数年,从留下来的官员重臣等来看,朝廷是肯定有大事要商量,却是十分明显的排除了他们这些清流言官,这很说明问题。


他们很想留下看看听听到底是什么事情,但圣旨已下,皇上对他门这是不信任的表现。同时不得不退下。


三十几名六部给事中,在京的几十名十三道御史,黑着脸,无奈之下缓步退出了议事的武英殿。


言官一退下,武英殿中顿时清静了下来。


大殿之中,只剩下十四人。除了张春,包括周大虎在内的十三人,都是大明中的核心高官和武勋。


请收藏:https://m.lkx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